【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是什么意思】“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是一句出自古代文献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尽职尽责地工作,甚至牺牲休息时间来完成职责。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勤政爱民、敬业奉献的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古代官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词语解释
| 成语 | 含义 | 出处 |
| 夙兴夜寐 | 夙:早;兴:起床;寐:睡觉。指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不懈。 | 《诗经·大雅·抑》:“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
| 宵衣旰食 | 宵:夜晚;衣:穿衣;旰:天晚。指天未亮就穿衣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政务繁忙,勤于国事。 | 《旧唐书·太宗纪》:“每旦视朝,日昃忘倦,虽左右近臣,亦不之见。至于宵衣旰食,务在忧人。” |
二、整体含义
“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合起来,意思是:早起晚睡,夜晚穿衣,白天吃饭,形容一个人非常勤奋,日夜操劳,为国为民尽心尽力。
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忠于职守、勤政爱民的官员或领导者,强调他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工作。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说明 |
| 赞美官员 | 如描述一位清官或贤臣,勤于政务,关心百姓。 |
| 历史评价 | 常用于历史人物传记中,如唐太宗、宋仁宗等。 |
| 文学作品 | 在诗词、文章中用来表现人物的敬业精神。 |
| 现代职场 | 可引申为形容现代人工作认真、努力拼搏的态度。 |
四、总结
“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不仅表达了古人对勤奋工作的推崇,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敬业”与“奉献”的精神。它不仅是对古代官员的赞誉,也可以作为现代人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提醒我们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持之以恒。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夙兴夜寐,宵衣旰食 |
| 拼音 | sù xīng yè mèi, xiāo yī gàn shí |
| 出处 | 《诗经》《旧唐书》 |
| 含义 | 形容勤奋工作,日夜操劳,尽职尽责 |
| 用法 | 多用于赞美官员或领导者的敬业精神 |
| 现代意义 | 鼓励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勤奋、负责的态度 |
通过了解“夙兴夜寐,宵衣旰食”的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也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应用于现实生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