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可以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党组织应当】在党内纪律建设中,预备党员作为党的新生力量,其行为规范和思想表现直接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对于预备党员违犯党纪的情况,党组织应根据具体情节进行综合判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若情节较轻,且确有悔改表现,党组织可酌情决定保留其预备党员资格。
一、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规定,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如果出现违犯党纪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但若情节较轻,如未造成严重后果、态度端正、积极改正错误等,党组织在充分调查核实后,可以考虑保留其预备党员资格。
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既维护了党的纪律权威,又给予违纪者改正机会,有助于增强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纪律意识。
二、处理流程与适用情形(表格)
处理步骤 | 内容说明 |
1. 调查核实 | 党组织需对预备党员的违纪行为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事实真相,确保处理公正、客观。 |
2. 情节评估 | 根据违纪行为的性质、影响范围、主观动机等因素,评估其严重程度。 |
3. 组织讨论 | 党支部或上级党组织召开会议,集体讨论是否保留预备党员资格。 |
4. 决定处理 | 若情节较轻,经集体讨论同意,可决定保留预备党员资格;否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
5. 教育整改 | 对保留资格的预备党员,应加强教育引导,督促其认真改正错误,提升党性修养。 |
适用情形 | 处理结果 |
违纪行为轻微,无重大影响 | 可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给予批评教育 |
存在一定问题,但态度诚恳,积极改正 | 可保留资格,延长预备期或加强考察 |
违纪行为较重,影响恶劣 | 不予保留预备党员资格,取消其预备党员身份 |
有悔改表现,且无不良后果 | 可保留资格,但需继续观察和考核 |
三、注意事项
- 所有处理必须严格遵守党章和党纪规定,不得随意放宽标准。
- 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决定应经过正式程序,避免个人主观判断。
- 对于保留资格的预备党员,党组织应持续关注其后续表现,确保其真正达到转正条件。
通过以上方式,既能维护党的纪律严肃性,又能体现组织的关怀与教育作用,为培养合格的共产党员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