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艾自怜是什么意思】“自艾自怜”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对自己遭遇的不幸感到悲伤、哀叹,并且对自己的处境充满同情和怜悯。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主观情绪色彩,通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挫折或困境时,容易陷入自我哀怨的状态。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自艾自怜 |
拼音 | zì yì zì lián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人之自爱也,则无耻;人之自怜也,则无勇。” |
释义 | 指自己哀叹自己的不幸,自己怜惜自己的处境,表现出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面对困难时过于自伤自怜,缺乏积极应对的态度。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常带有批评意味,表示对自身处境过度关注,缺乏行动力。 |
二、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描述 |
个人情绪表达 | 如:“他因为一次失败就自艾自怜,整天闷闷不乐。” |
文学作品中 | 常用于描写人物内心脆弱、敏感的性格特点。 |
批评他人 | 如:“你总是自艾自怜,这样怎么进步?”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自怨自艾、悲天悯人、郁郁寡欢 |
反义词 | 自强不息、乐观向上、奋发图强 |
四、注意事项
- “自艾自怜”虽然表达了情感上的痛苦,但若长期沉溺其中,可能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行动力。
- 在日常交流中,应避免过度使用该词来评价他人,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
总结
“自艾自怜”是一个带有负面情绪色彩的成语,强调的是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的自我哀叹和怜惜。它提醒我们,在遇到挫折时,应保持理性与积极的心态,而不是一味地沉浸在自怜自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