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那契数列通项公式是什么?】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数学序列,起源于公元1202年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在其著作《算盘书》中提出的“兔子问题”。该数列的定义是:从0和1开始,之后的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即:
$$
F_0 = 0,\ F_1 = 1,\ F_n = F_{n-1} + F_{n-2}\ (n \geq 2)
$$
虽然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简单明了,但若要直接计算第n项的值,使用递推的方式效率较低。因此,数学家们研究出了能够直接求出第n项的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被称为比内公式(Binet's formula),由法国数学家雅克·菲利普·玛丽·比内(Jacques Philippe Marie Binet)提出。其公式为:
$$
F_n = \frac{\phi^n - \psi^n}{\sqrt{5}}
$$
其中:
- $\phi = \frac{1 + \sqrt{5}}{2}$ 是黄金分割比,约为 1.61803
- $\psi = \frac{1 - \sqrt{5}}{2}$ 是 $\phi$ 的共轭数,约为 -0.61803
由于 $
$$
F_n \approx \frac{\phi^n}{\sqrt{5}}
$$
表格:斐波那契数列前几项及通项公式计算结果
n | 递推法计算的 $F_n$ | 通项公式计算结果(保留小数) |
0 | 0 | 0 |
1 | 1 | 1 |
2 | 1 | 1.0 |
3 | 2 | 1.999 ≈ 2 |
4 | 3 | 3.0 |
5 | 5 | 4.999 ≈ 5 |
6 | 8 | 7.999 ≈ 8 |
7 | 13 | 12.999 ≈ 13 |
8 | 21 | 20.999 ≈ 21 |
9 | 34 | 33.999 ≈ 34 |
小结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是通过数学分析得出的精确表达式,能够直接计算任意一项的值。虽然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较大的n值,由于浮点运算的精度限制,可能需要使用取整操作来获得整数结果。不过,这一公式不仅在数学上有重要意义,在计算机科学、生物学、金融学等多个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