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然大怒什么意思】“勃然大怒”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突然非常愤怒、情绪激动的样子。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某人因不满或受到刺激而表现出强烈的情绪反应时。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勃然 | 突然、迅速地 |
大怒 | 非常愤怒 |
整体意思:形容人突然变得非常生气,情绪激烈,通常带有瞬间爆发的特点。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史记·项羽本纪》:“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项王勃然大怒。”
- 用法: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也可用于口语中,表示某人突然发怒的状态。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气急败坏、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
反义词 | 心平气和、心安理得、泰然自若 |
四、例句展示
1. 他听到这个消息后,勃然大怒,立刻摔门而去。
2. 老师看到学生作弊,勃然大怒,狠狠地批评了他们。
3. 面对无理取闹的客户,经理勃然大怒,当场拒绝了他的要求。
五、使用场景
场景 | 使用说明 |
日常对话 | 描述他人突然发怒的情景 |
文学作品 | 表现人物情绪变化,增强情节张力 |
新闻报道 | 描述公众人物或事件中的情绪反应 |
六、总结
“勃然大怒”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一个人因受到刺激或不满而突然表现出极度愤怒的状态。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也在文学、新闻等不同领域中广泛应用。了解其含义、用法和相关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