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冠相庆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弹冠相庆”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坏人之间互相庆祝,暗含讽刺意味。这个成语虽然听起来似乎带有正面情绪,但实际使用中多用于批评某些不正当的行为或关系。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弹冠相庆 |
拼音 | dàn guān xiāng qìng |
释义 | 原指一人当官,其同党也准备做官,彼此庆贺。现多用来讽刺坏人之间互相庆贺,表示对不正当行为的不满或嘲讽。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作谓语、宾语,也可作定语。 |
感情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狼狈为奸、同流合污、互相勾结 |
反义词 | 同舟共济、肝胆相照、同心协力 |
二、成语来源
“弹冠相庆”最早见于《汉书·王吉传》:
> “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意思是:王吉(字子阳)在朝廷做官时,贡禹(字少翁)便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两人友情深厚,互相推荐。
后来,“弹冠相庆”被引申为:当一个人得到官职或好处时,他的同伙也跟着高兴,仿佛自己也将获得好处,从而形成一种互相吹捧、互相拉拢的关系。
三、使用示例
1. 贬义用法:
- 他们为了升官发财,竟然搞起“弹冠相庆”的小圈子,令人不齿。
2. 讽刺用法:
- 新官上任,老同事纷纷前来祝贺,这哪里是真心祝贺,分明是“弹冠相庆”。
四、总结
“弹冠相庆”虽源自古代士人之间的友情,但在现代语境中,更多用于讽刺那些因利益而相互勾结、互相庆贺的不良现象。它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保持清醒,避免成为“弹冠相庆”的一员。
注意:在日常交流中,建议谨慎使用此成语,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