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岌岌可危讲的什么】“岌岌可危”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崩溃或失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局势、状态、关系或事业等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
一、
“岌岌可危”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国之政,其乱甚矣,如日之将暮,岌岌乎殆哉!”意思是说晋国的政治已经混乱到极点,就像太阳即将落山一样,危险到了极点。后世多用此成语来形容局势、事物或人的处境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出问题。
在现代语境中,“岌岌可危”常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 政治局势:如国家或政权面临内忧外患,形势紧张。
- 经济状况:如企业濒临破产,经济体系接近崩溃。
- 个人健康:如病人病情严重,生命垂危。
- 人际关系:如一段关系濒临破裂,难以维持。
二、表格:关于“岌岌可危”的关键信息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岌岌可危 |
拼音 | jí jí kě wēi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含义 | 形容情况非常危险,随时可能崩溃或失败 |
使用场景 | 政治、经济、健康、人际关系等 |
近义词 | 危在旦夕、摇摇欲坠、千钧一发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稳如泰山、安泰无忧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强调危险性与紧迫感 |
例句 | 该国经济岌岌可危,民众生活艰难。 |
三、结语
“岌岌可危”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状态的深刻描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危机时要保持警惕,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应重视“岌岌可危”的信号,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