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虬卧龙是什么意思】“盘虬卧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有才华但暂时未被发现或尚未施展,具有隐忍、沉潜的意味。这个词语最早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用来形容诸葛亮在未出山前的低调与不凡。
“盘虬卧龙”字面意思是盘绕的虬龙,比喻有才能的人隐藏在民间,尚未显露锋芒。它常用于形容那些有大才却暂时不为人知的人,强调其潜力和内在力量。该词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对人物的赞美中,体现一种含蓄而深远的评价方式。
表格:盘虬卧龙相关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盘虬卧龙 |
出处 | 《三国志·诸葛亮传》 |
字面意思 | 盘绕的虬龙,比喻有才华但未显山露水的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有才华但尚未施展的人 |
含义 | 潜藏的力量、未被发现的才能、低调内敛 |
常见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人物评价、励志语境 |
近义词 | 隐士、怀才不遇、韬光养晦 |
反义词 | 显露头角、锋芒毕露、扬名立万 |
通过了解“盘虬卧龙”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和珍惜那些默默努力、等待时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