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148条10倍赔偿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规定了消费者在购买到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时,可以依法要求生产者或销售者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这一条款旨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意识,推动食品安全水平的提升。
以下是对该条款的总结与具体内容的梳理:
一、条款概述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若消费者因购买到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受到损害,不仅可以要求退货退款,还可以向生产者或销售者主张10倍价款赔偿,或者损失3倍赔偿(以较高者为准)。该规定适用于食品经营者,包括生产者、销售者、餐饮服务提供者等。
二、适用情形
情况 | 是否适用 |
食品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 是 |
食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质 | 是 |
食品超过保质期 | 是 |
食品标签、说明书存在虚假信息 | 是 |
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 | 是 |
食品经检测不合格 | 是 |
消费者因食用该食品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害 | 是 |
三、赔偿标准
赔偿类型 | 计算方式 | 适用条件 |
10倍价款赔偿 | 实际支付价款 × 10 | 消费者未受到实际损害,仅购买到不合格食品 |
3倍损失赔偿 | 实际损失 × 3 | 消费者因食用不合格食品遭受人身或财产损害 |
最高赔偿 | 选择10倍价款或3倍损失中较高者 | - |
四、例外情况
情况 | 处理方式 |
消费者明知食品不符合标准仍购买 | 不适用10倍赔偿,但可要求退货退款 |
食品虽有瑕疵,但未影响安全 | 可协商解决,不适用赔偿条款 |
食品来源合法,且无主观故意 | 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承担责任 |
五、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148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六、实践意义
该条款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维权依据,也促使食品生产经营者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形成了“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食品安全法》第148条的10倍赔偿条款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制度设计,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法律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