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末藩镇割据到宋朝统一全国之间的过渡阶段,时间大约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建立后梁开始,到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为止,前后共经历了53年。这一时期虽然政权更迭频繁,但依然有一定的历史脉络可循。以下为五代十国时期的皇帝顺序表:
一、五代
1. 后梁(公元907-923年)
- 朱温(开平元年至乾化五年,即907-923年在位)
2. 后唐(公元923-936年)
- 李存勖(同光元年至天成元年,即923-926年在位)
- 李嗣源(天成元年至长兴四年,即926-933年在位)
- 李从厚(长兴四年至清泰三年,即933-936年在位)
- 石敬瑭(清泰三年至天福二年,即936-937年在位)
3. 后晋(公元936-947年)
- 石敬瑭(天福元年至天福十二年,即936-947年在位)
4. 后汉(公元947-951年)
- 刘知远(天福十二年至乾祐三年,即947-950年在位)
- 刘承祐(乾祐三年至乾祐四年,即950-951年在位)
5. 后周(公元951-960年)
- 郭威(广顺元年至显德七年,即951-960年在位)
- 柴荣(显德元年至显德七年,即954-960年在位)
二、十国
1. 南吴(公元902-937年)
- 杨行密(大顺元年至景福元年,即891-898年在位)
- 杨渥(景福元年至天复三年,即898-904年在位)
- 杨隆演(天复三年至武义元年,即904-907年在位)
- 杨溥(武义元年至龙德三年,即907-937年在位)
2. 南唐(公元937-975年)
- 李昪(升元元年至升元七年,即937-943年在位)
- 李璟(保大元年至中兴元年,即943-957年在位)
- 李煜(建隆二年至开宝八年,即961-975年在位)
3. 吴越(公元907-978年)
- 钱镠(天祐四年至天福十二年,即907-945年在位)
- 钱元瓘(天福十二年至广顺元年,即945-951年在位)
- 钱弘倧(广顺元年至显德七年,即951-960年在位)
- 钱俶(显德七年至开宝八年,即960-978年在位)
4. 楚(公元907-951年)
- 马殷(天祐四年至天福十二年,即907-947年在位)
- 马希声(天福十二年至永宁元年,即947-951年在位)
5. 南汉(公元917-971年)
- 刘隐(乾亨元年至乾亨四年,即917-918年在位)
- 刘龑(乾亨四年至光启三年,即918-941年在位)
- 刘玢(光启三年至光启四年,即941-942年在位)
- 刘晟(光启四年至光启六年,即942-958年在位)
- 刘鋹(光启六年至开宝四年,即958-971年在位)
6. 前蜀(公元907-925年)
- 王建(天祐四年至永平四年,即907-918年在位)
- 王衍(永平四年至通正元年,即918-925年在位)
7. 后蜀(公元934-965年)
- 孟知祥(广政元年至广政十七年,即934-965年在位)
- 孟昶(广政元年至广政十七年,即934-965年在位)
8. 北汉(公元951-979年)
- 刘崇(乾祐四年至乾祐七年,即951-954年在位)
- 刘钧(乾祐七年至乾祐十年,即954-959年在位)
- 刘继恩(乾祐十年至乾祐十一年,即959-960年在位)
- 刘继元(乾祐十一年至太平兴国四年,即960-979年在位)
9. 南平(公元924-963年)
- 高季兴(天祐四年至乾宁四年,即907-928年在位)
- 高从诲(乾宁四年至天成四年,即928-936年在位)
- 高绍宗(天成四年至天成七年,即936-939年在位)
- 高保融(天成七年至广顺元年,即939-951年在位)
- 高继冲(广顺元年至开宝六年,即951-963年在位)
10. 闽(公元909-945年)
- 王审知(天祐六年至天祐十六年,即909-925年在位)
- 王延翰(天祐十六年至天祐十九年,即925-927年在位)
- 王延钧(天祐十九年至天祐二十一年,即927-933年在位)
- 王延羲(天祐二十一年至天祐二十三年,即933-935年在位)
- 王延政(天祐二十三年至天祐二十五年,即935-939年在位)
以上为五代十国时期的主要政权及其皇帝顺序表。这段历史虽然复杂,但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其中的历史线索和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