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登岳阳楼全诗】陈与义是宋代著名诗人,他的《登岳阳楼》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登临岳阳楼时对国家动荡、个人漂泊的感慨。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宋诗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一、诗歌
《登岳阳楼》全诗如下: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泪纵横不是悲。
这首诗写于陈与义南渡后,他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登上岳阳楼,面对壮阔的洞庭湖景,思绪万千。诗中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叹,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二、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诗句 | 内容解析 |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 描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和傍晚的静谧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苍凉的氛围。 |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 表达诗人登楼远望,感叹历史变迁与地理广阔,时间已近黄昏,象征人生的晚景。 |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 写自己漂泊万里,历经三年战乱,如今站在高处,更加感到处境艰难。 |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泪纵横不是悲。 | 老人面对历史兴衰,泪水纵横,但并非为个人悲伤,而是为国家命运而忧。 |
三、诗歌主题与情感
- 主题:通过对岳阳楼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个人漂泊的深切感慨。
- 情感:沉郁顿挫,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怀,体现了南宋时期文人的家国情怀。
四、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如“洞庭”、“江水”、“帘旌”、“夕阳”等,构成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2. 结构严谨:全诗四联,起承转合自然,情感层层递进。
3. 语言凝练:用词简练却富有表现力,展现出高度的艺术造诣。
五、结语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寄托家国情怀、表达人生感慨的佳作。它以深沉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是宋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