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厝火积薪是什么意思啊】“厝火积薪”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汉书·霍光传》:“夫为国者,若厝火于薪之上,而寝其上。”意思是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随时可能爆发。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局势非常不稳定,隐患极大,一旦触发就会引发严重后果。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厝火积薪 |
拼音 | cuò huǒ jī xīn |
出处 | 《汉书·霍光传》 |
释义 | 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极大的危险,随时可能爆发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局势或问题存在潜在风险,需引起重视 |
近义词 | 火山爆发、危机四伏、暗藏杀机 |
反义词 | 安然无恙、风平浪静、稳如泰山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政治局势 | 当前社会矛盾不断积累,犹如厝火积薪,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动荡。 |
企业管理 | 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员工不满情绪高涨,已成厝火积薪之势。 |
个人生活 | 他长期压抑情绪,内心早已厝火积薪,最终爆发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
三、成语来源与演变
“厝火积薪”最早见于《汉书·霍光传》,原意是比喻国家治理不当,百姓困苦,如同在柴火上睡觉,随时可能被烧伤。后来引申为对隐患的警示,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四、总结
“厝火积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危险潜伏、隐患重重的状态。它提醒人们要时刻警惕潜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保持警觉,避免因忽视小问题而导致大灾难。
结语:
成语不仅是语言的精华,更是历史智慧的结晶。“厝火积薪”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时,不能只看表面平静,更要关注背后的隐患。只有提前防范,才能避免灾祸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