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凌云是什么意思】“壮志凌云”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志向远大、抱负高远,胸怀宏伟的志向,仿佛要直冲云霄。这个成语多用于赞美那些有理想、有抱负、不畏艰难、敢于追求卓越的人。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壮志 | 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
凌云 | 高耸入云,比喻志向极高 |
整体含义:
形容人志向高远,胸怀大志,有实现伟大目标的决心和勇气。
二、成语出处
“壮志凌云”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虽未直接出现“壮志凌云”,但其精神与该成语高度契合。后世常以此来形容志士仁人的豪情壮志。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应用举例 |
赞美他人 | “他年纪轻轻就立志报国,真是壮志凌云。” |
自我激励 | “虽然前路艰难,但我依然壮志凌云,不惧挑战。” |
文学作品 | 在小说或文章中描写英雄人物时常用此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志存高远、鸿鹄之志、志气高昂 |
反义词 | 志短才疏、胸无大志、得过且过 |
五、成语故事(简要)
东汉时期,马援是一位著名的将领,他年轻时就立下远大志向,希望为国家建功立业。他曾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句话体现了他壮志凌云的精神。后来他征战沙场,屡建奇功,成为一代名将。
六、总结
“壮志凌云”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代表着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的坚定信念。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发展中,这种精神都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只有心怀远大志向,才能不断前行,实现人生的价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壮志凌云 |
含义 | 志向高远,胸怀大志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使用场景 | 赞美、自我激励、文学描写 |
近义词 | 志存高远、鸿鹄之志 |
反义词 | 志短才疏、胸无大志 |
精神内涵 | 追求理想,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