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交点名词解释】在心脏解剖学中,房室交点是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一个连接区域。它在心脏的传导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心脏电信号传导的关键部位之一。
一、
房室交点(Atrioventricular (AV) Node)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交界处,是心脏传导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它的主要功能是延缓来自窦房结的电信号,确保心房先收缩,随后心室再收缩,从而保证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此外,房室交点还负责将电信号传递至希氏束,进而分布到左右心室。
在心电图(ECG)中,房室交点的活动表现为P-R间期的延长或异常,因此对于诊断心脏传导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房室交点 |
英文名称 | Atrioventricular (AV) Node |
所属位置 | 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的交界区 |
主要功能 | 延缓电信号传导,确保心房先收缩;传递电信号至希氏束 |
传导路径 | 窦房结 → 房室交点 → 希氏束 → 左右心室 |
心电图表现 | P-R间期变化(如延长或异常) |
临床意义 | 用于诊断心脏传导阻滞、房室传导异常等疾病 |
相关结构 | 希氏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 |
是否有自主节律 | 无,依赖窦房结调控 |
三、注意事项
房室交点本身不具备自主节律,其活动完全依赖于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如果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交点可能会成为次级起搏点,但其节律较慢,可能导致心动过缓。
在临床上,房室交点的功能障碍可能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严重时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进行干预。
通过了解房室交点的结构与功能,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心脏的电生理机制及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