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俎的的读音和解释】“刀俎”的读音是 dāo zǔ,其中“刀”读作 dāo(第一声),“俎”读作 zǔ(第三声)。这个词语在汉语中常用于形容处于被宰割、受制于人的境地,多用于比喻被动、无力反抗的状态。
一、词语解析
- 刀:指刀具,象征着攻击或控制的力量。
- 俎: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木盘,也引申为被处理的对象,常与“刀”搭配使用,表示被宰杀、被控制的人或事物。
因此,“刀俎”合起来常用来比喻处于被动、任人摆布的处境,尤其是面对强权或强势一方时的无力感。
二、常见用法及例句
用法 | 例句 | 解释 |
比喻被动处境 | “他在这场谈判中犹如刀俎,毫无主动权。” | 表示自己处于被对方掌控的不利地位。 |
强调被动性 | “我们只是刀俎,无法左右局势。” | 强调自身没有选择权,只能被动接受安排。 |
常见于成语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形容自己像鱼肉一样被别人随意宰割。 |
三、相关成语与出处
成语 | 出处 | 含义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 《史记·项羽本纪》 | 形容自己处于被他人控制、无法自主的处境。 |
刀俎之危 | —— | 指面临被伤害或控制的危险局面。 |
四、总结
“刀俎”是一个具有强烈比喻色彩的词语,其核心含义在于表达被动、受制于人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它常用于描述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个人或群体所处的弱势地位。理解这一词语不仅有助于语言学习,也能帮助我们在阅读古文或现代文章时更准确地把握作者意图。
词语 | 读音 | 拼音 | 含义 | 用法 |
刀俎 | dāo zǔ | dāo zǔ | 被动、受制于人的状态 | 比喻处境被动,无能为力 |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词汇或相关历史典故,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