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摘抄加点评】《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通过主人公格列佛的四次航海经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本书语言幽默、情节荒诞,但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批判与反思。以下是对书中部分精彩片段的摘抄与点评。
一、
《格列佛游记》共分为四卷,分别讲述了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经历。每一卷都通过夸张的手法对人类社会进行讽刺与批判:
- 小人国(利立浦特):以微小的人形比喻政治斗争、宗教分歧和权力争斗。
- 大人国(布罗卜丁奈格):通过巨人国家的视角,批评欧洲的虚伪与贪婪。
- 飞岛国(勒皮他):讽刺科学脱离现实、官僚主义与空想理论。
- 慧骃国(智马国):以理性动物“慧骃”与野蛮人“耶胡”的对比,批判人性中的邪恶与无知。
二、摘抄与点评表
| 摘抄内容 | 点评 |
| “我看到他们用绳子把我的手脚绑住,然后把我拖到一个巨大的广场上。” | 这是格列佛初到小人国时的情景,形象地描绘了他被异化的处境,也暗示了人类社会中对他人的控制与压迫。 |
| “他们认为我是神明,因为我比他们高大得多。” | 小人国居民对格列佛的敬畏,反映了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崇拜与恐惧,同时也讽刺了人类社会中盲目崇拜权威的现象。 |
| “我看到一个身高二十英尺的巨人站在那里,他的脸庞像一张地图。” | 在大人国中,格列佛成了渺小的存在,这种反差让读者重新审视自身在世界中的位置,也表达了对人类自大的讽刺。 |
| “他们的国王说,他们不需要法律,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与恶。” | 大人国的智慧在于道德自律,这与欧洲国家依赖法律制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理想社会应建立在道德基础上。 |
| “他们把我们称为‘耶胡’,并说我们是世界上最肮脏、最愚蠢的生物。” | 在慧骃国,人类被贬低为野兽般的存在,这一设定直接揭露了人类社会中的贪婪、嫉妒与暴力。 |
| “我曾经幻想自己是一个聪明、有教养的人,但现在我怀疑自己是否只是个耶胡。” | 格列佛在慧骃国的反思,表明他对人类文明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也体现了作品的哲学深度。 |
三、结语
《格列佛游记》不仅是一部冒险小说,更是一部充满哲理与讽刺的社会寓言。它通过荒诞的情节和夸张的描写,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弊端。阅读此书,不仅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更能引发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