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一百三十平米的房子去掉公摊面积还剩多少】在购买高层住宅时,很多购房者都会关注“实际使用面积”和“公摊面积”的区别。很多人以为买的是130平方米的房子,但实际能使用的面积可能少了很多。那么,高层130平米的房子去掉公摊面积后,还能剩下多少呢?
一、什么是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是指整栋楼中公共区域所占的面积,包括但不限于:
- 楼梯间
- 电梯井
- 门厅
- 走廊
- 管道井
- 公共卫生间
- 停车场等
这些区域虽然不是某一户的专属空间,但它们是整栋楼住户共同使用的设施,因此需要分摊到每户的建筑面积中。
二、不同楼盘的公摊比例差异
一般来说,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占比通常在15%~25%之间,具体取决于楼盘的设计和楼层高度。例如:
- 低层或小高层(6层以下):公摊比例一般在10%~15%
- 中高层(7~18层):公摊比例约为15%~20%
- 超高层(19层以上):公摊比例可能达到20%~25%
三、以130平米为例,去掉公摊后实际使用面积是多少?
以下是根据不同公摊比例计算的实际使用面积(单位:平方米):
| 公摊比例 | 公摊面积 | 实际使用面积 |
| 10% | 13 | 117 |
| 15% | 19.5 | 110.5 |
| 20% | 26 | 104 |
| 25% | 32.5 | 97.5 |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公摊比例为20%,那么130平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大约是104平米;如果公摊比例为25%,则实际使用面积仅为97.5平米。
四、如何判断公摊是否合理?
购房者在购房前应尽量了解清楚以下几点:
- 查看开发商提供的《商品房销售面积测算报告》
- 询问物业或售楼人员具体的公摊面积和比例
- 对比同地段其他楼盘的公摊情况
- 注意房屋户型图是否标注了公摊部分
五、总结
高层130平米的房子,去掉公摊面积后,实际使用面积通常在97.5~117平米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楼盘的公摊比例。购房者在选购时应理性看待“建筑面积”,更关注实际可使用面积,避免因公摊问题影响居住体验。
建议在签订购房合同前,务必核实相关数据,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