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一蹴而就的解释

2025-11-09 01:21:19

问题描述:

一蹴而就的解释,有没有人在啊?求不沉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9 01:21:19

一蹴而就的解释】“一蹴而就”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完成,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就能成功。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文言文,带有强烈的比喻意味,用来强调事情的迅速和轻松。

在日常使用中,“一蹴而就”往往带有一定的讽刺或否定意味,表示某些事情看似简单,实则并非如此,或者某人过于轻视困难,导致结果并不理想。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下,它的含义可能会有所变化。

以下是对“一蹴而就”的详细解释与用法总结:

一、词语解释

词语 一蹴而就
拼音 yī cù ér jiù
出处 《后汉书·王符传》:“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虽非直接出处,但类似思想常见于古文)
含义 形容事情轻而易举地完成,一蹴即成;也可引申为急于求成,结果适得其反。
近义词 一挥而就、一气呵成、轻而易举
反义词 需要长期努力、功到自然成、循序渐进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可作谓语、定语或状语

二、用法举例

1. 正面用法:

- 他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这项复杂的项目,真是令人佩服,简直是一蹴而就。

- 这个问题被他三两句话就说清楚了,真是一蹴而就。

2. 负面用法:

- 他以为这件事可以一蹴而就,结果却因为准备不足而失败了。

- 这项改革如果想一蹴而就,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问题。

三、常见误区

- 误用为“轻易成功”:

虽然“一蹴而就”确实有“轻松完成”的意思,但若脱离具体语境,容易让人误解为“事情真的很容易”,而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复杂性。

- 忽略语境影响:

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避免因语气不当而产生歧义。

四、总结

“一蹴而就”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既可用于赞扬快速高效的成果,也可用于提醒人们不要急于求成。理解其准确含义和适用范围,有助于在实际交流中更恰当地运用这一表达。

在使用时,建议结合具体情境,避免过度简化或误读其深层含义。

以上就是【一蹴而就的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