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沾自喜这个成语对吗】“沾沾自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但很多人在使用时可能会对其是否为正确成语产生疑问。本文将从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以及常见误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来源与含义
“沾沾自喜”最早出自《后汉书·马援传》:“吾子之言,虽未尽善,然其意可嘉也。今若得志,当以天下为己任,岂能沾沾自喜?”
这里的“沾沾自喜”原意是形容人因小有成就而自我满足、得意忘形的样子。
现代汉语中,“沾沾自喜”常用来形容人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功或优点就感到非常得意,甚至有些傲慢,带有贬义色彩。
二、是否为正确成语?
答案:是的,‘沾沾自喜’是一个正确的成语。
它被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中,属于常用成语之一,表示一种不恰当的自我满足心理状态。
三、常见误用情况
| 误用情况 | 正确用法 | 说明 |
| “他考试得了第一名,沾沾自喜。” | “他考试得了第一名,沾沾自喜。” | 表达正确,符合成语含义。 |
| “他对自己的成绩沾沾自喜。” | 同上 | 使用正确,表达自信过度。 |
| “他沾沾自喜地炫耀自己的新衣服。” | 使用正确 | 形容因小成就而得意。 |
| “他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已经很优秀了。” | 使用正确 | 表示自我满足,略带贬义。 |
| “他沾沾自喜地写了一篇论文。” | 不够准确 | “沾沾自喜”多用于心理状态,而非行为本身。 |
四、成语结构分析
- 结构:联合式
- 词性:形容词性成语
- 感情色彩:贬义
- 适用对象:人(尤其是表现自我满足的人)
五、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别 | 成语 |
| 近义词 | 自鸣得意、得意忘形、沾沾自满 |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虚怀若谷 |
六、总结
“沾沾自喜”是一个规范的汉语成语,意思是因小有成就而自我满足、得意忘形。虽然它常用于批评人的骄傲自满,但在日常交流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描述一些轻浮或不够谦逊的态度时非常贴切。
因此,“沾沾自喜这个成语对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对的,这是一个正确的成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和语气,避免误用。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沾沾自喜 |
| 是否正确 | 是 |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 |
| 含义 | 因小有成就而自我满足 |
| 词性 | 形容词性 |
| 感情色彩 | 贬义 |
| 常见误用 | 用于行为描述不当 |
| 近义词 | 自鸣得意、得意忘形 |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