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俗称的景泰蓝学名是】“景泰蓝”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中非常著名的一种,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绚丽的色彩深受人们喜爱。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景泰蓝”并不是它的正式名称,而是民间对一种特定工艺制品的俗称。那么,它真正的学名是什么呢?
一、
“景泰蓝”的正式名称是珐琅器,又称为铜胎掐丝珐琅。这种工艺起源于元代,兴盛于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7),因当时多用蓝色釉料,故得名“景泰蓝”。其制作过程复杂,包括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多个步骤,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工艺水平。
虽然“景泰蓝”这一称呼广为流传,但严格来说,它只是珐琅器中的一种类型,且主要以蓝色为主色调。现代意义上的珐琅器已经不再局限于蓝色,颜色更加丰富,应用范围也更广泛。
二、表格对比
| 项目 | 景泰蓝 | 珐琅器(正式名称) |
| 正式名称 | 无正式名称,俗称 | 珐琅器、铜胎掐丝珐琅 |
| 起源时间 | 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7) | 元代(约13世纪) |
| 主要材料 | 铜胎、彩色珐琅釉料 | 铜胎、珐琅釉料、金银等 |
| 工艺特点 | 掐丝、点蓝、烧蓝、镀金 | 同上,但颜色不限于蓝色 |
| 常见用途 | 装饰器皿、摆件 | 装饰器皿、建筑装饰、宗教器物等 |
| 现代发展 | 仍为传统工艺品代表 | 应用更广泛,如首饰、文创产品等 |
三、结语
“景泰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其正式名称“珐琅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这门技艺,也能更好地欣赏其艺术价值。在现代社会,珐琅工艺正逐渐被更多人关注和传承,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重要桥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