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君窃符救赵译文是怎样的】《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一篇重要篇章,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为解赵国之围,盗取兵符、假传王命,调动魏军救援赵国的故事。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信陵君的智勇与义气,也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以下是对《信陵君窃符救赵》原文及译文的总结,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便于理解。
一、文章
《信陵君窃符救赵》主要讲述了以下几个关键情节:
1. 赵国被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被秦国大将王龁包围,赵王派使者向魏国求援。
2. 信陵君请求出兵:信陵君多次劝说魏王出兵,但魏王因惧怕秦国而拒绝。
3. 侯嬴献计:信陵君的门客侯嬴建议他盗取兵符,以调动魏军。
4. 窃符救赵:信陵君在侯嬴的帮助下,成功盗取魏王的兵符,并假传命令,调动魏军前往赵国。
5. 成功救赵:魏军到达后,与赵军合力击退秦军,赵国得以保全。
这一事件体现了信陵君的机智、果敢以及对国家和道义的责任感。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 原文 | 译文 | 
|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拔赵北边九城,围邯郸。 |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国攻占了赵国北部的九座城池,包围了邯郸。 | 
| 赵王使平原君请救于魏王。 | 赵王派平原君向魏王求救。 | 
| 魏王畏秦,不许。 | 魏王畏惧秦国,没有答应。 | 
| 信陵君数请,魏王不听。 | 信陵君多次请求,魏王都不答应。 | 
| 侯生曰:“臣有客朱亥,可与俱。” | 侯生说:“我有个门客叫朱亥,可以一起去。” | 
| 信陵君从之,往见朱亥。 | 信陵君跟随他去见朱亥。 | 
| 朱亥笑曰:“吾固知公子之重士也。” | 朱亥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重视士人。” | 
| 信陵君乃与朱亥俱往,至大梁。 | 信陵君便和朱亥一起前往大梁。 | 
| 侯生曰:“今有一事,愿以告公子。” | 侯生说:“现在有一件事,想告诉公子。” | 
| “王召将军无忌,欲令其将兵。” | “国王召见将军无忌,想让他率兵出征。” | 
| 信陵君曰:“王不许,何以?” | 信陵君问:“国王不答应,怎么办?” | 
| 侯生曰:“窃符救赵。” | 侯生说:“偷取兵符来救赵国。” | 
| 信陵君曰:“奈何?” | 信陵君问:“怎么偷?” | 
| 侯生曰:“王之宠姬如姬,可得。” | 侯生说:“国王宠爱的妃子如姬,可以接近。” | 
| 信陵君乃使朱亥夺符,以劫如姬。 | 信陵君让朱亥抢夺兵符,胁迫如姬。 | 
| 如姬果盗符以予信陵君。 | 如姬果然偷出兵符送给信陵君。 | 
| 信陵君遂发兵,以救赵。 | 信陵君于是发兵,去救赵国。 | 
| 秦军败走,赵国得存。 | 秦军撤退,赵国得以保存。 | 
三、文章意义与评价
《信陵君窃符救赵》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部体现个人英雄主义与忠义精神的作品。信陵君虽违背君命,却出于救国救民的大义,这种“舍小义而全大义”的精神,在当时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
此外,文中通过侯嬴、朱亥等人物的描写,展现了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忠诚与智慧,也为后世留下了“窃符救赵”这一成语,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
四、结语
《信陵君窃符救赵》是《史记》中的经典篇章,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通过本文的翻译与解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也能从中汲取到关于忠诚、勇气与智慧的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