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和互锁口诀及规律】在电气控制电路中,自锁与互锁是两种常见的控制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动机的启动、停止以及多设备之间的协调运行。掌握它们的原理和应用规律,对于理解电路逻辑、排除故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自锁和互锁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及应用规律的总结。
一、自锁的概念与规律
定义:
自锁是指在电路中,通过一个触点(通常是常开触点)在操作后保持电路闭合,使设备持续运行的一种控制方式。
规律:
- 自锁电路中,主接触器的线圈得电后,其常开辅助触点闭合,形成回路,即使启动按钮松开,电路仍能保持导通。
- 常用于电动机的连续运行控制。
口诀:
“按下动,松开稳,靠辅助触点来维持。”
二、互锁的概念与规律
定义:
互锁是指两个或多个设备之间相互制约,防止同时动作的一种控制方式,通常通过常闭触点实现。
规律:
- 当一个设备运行时,另一个设备不能启动,避免冲突或损坏。
- 常用于正反转控制、双电源切换等场合。
口诀:
“你动我不动,我动你不碰,靠常闭触点来约束。”
三、自锁与互锁的区别与联系
| 项目 | 自锁 | 互锁 |
| 定义 | 保持电路导通,使设备持续运行 | 防止设备同时运行,相互制约 |
| 触点类型 | 常开触点 | 常闭触点 |
| 应用场景 | 连续运行控制 | 正反转、多设备协调运行 |
| 控制目的 | 保持状态 | 避免冲突 |
| 实现方式 | 辅助触点闭合 | 常闭触点断开 |
四、实际应用举例
1. 自锁应用示例(电动机连续运行)
- 电路组成: 启动按钮(SB1)、停止按钮(SB2)、主接触器(KM)、辅助常开触点(KM1)
- 工作过程:
- 按下SB1,KM线圈得电,KM主触点闭合,电动机启动;
- KM的辅助常开触点KM1闭合,形成自锁回路;
- 松开SB1,KM仍保持通电,电动机持续运行;
- 按下SB2,切断自锁回路,电动机停止。
2. 互锁应用示例(正反转控制)
- 电路组成: 正转按钮(SB1)、反转按钮(SB2)、正转接触器(KM1)、反转接触器(KM2)、常闭触点(KM1、KM2)
- 工作过程:
- 按下SB1,KM1得电,KM1的主触点闭合,电动机正转;
- KM1的常闭触点断开,阻止KM2得电;
- 若此时按下SB2,KM2无法得电,避免正反转同时进行;
- 只有当KM1断电后,KM2才能得电,实现反转。
五、总结
自锁与互锁是电气控制电路中的基本控制方式,分别用于保持设备运行状态和防止设备冲突。掌握它们的原理与应用规律,有助于提高电路设计能力和故障排查效率。
口诀记忆法:
- 自锁:“按下动,松开稳”;
- 互锁:“你动我不动”。
通过实际电路分析与操作实践,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控制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