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古诗解释】《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的一首著名诗作,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全诗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起伏,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一、诗歌原文
>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 未明发舟去,日落归舟处。
>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 药名多不识,香草亦难寻。
>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二、
《西洲曲》是一首以女性视角写情思的诗,描写了女子对远行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忆梅”、“折梅”、“弄莲子”等细节,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期盼。同时,诗中也融入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伯劳飞”、“乌臼树”、“莲子”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却富有韵味,体现了南朝民歌的独特风格。
三、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西洲曲》 |
| 作者 | 南朝乐府民歌(无明确作者) |
| 体裁 | 乐府诗、五言诗 |
| 主题 | 女子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
| 意象 | 梅、莲子、伯劳、乌臼树、飞鸿等 |
| 情感基调 | 孤独、期待、惆怅 |
| 结构特点 | 四句一节,节奏舒缓 |
| 表现手法 | 白描、象征、借景抒情 |
四、简要评价
《西洲曲》作为南朝乐府中的代表作之一,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人心。它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这首诗虽短,但意蕴深远,是研究古代诗歌艺术的重要作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