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阋于墙什么意思】“兄弟阋于墙”是一个源自《诗经》的成语,常用于描述家庭内部的矛盾或兄弟之间的争斗。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形容亲人间因利益、误解或情感问题而产生的冲突。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兄弟 | 指兄弟之间,也可泛指家人或亲密关系的人 |
| 阋 | 本意是争吵、争斗 |
| 于墙 | 在墙内,表示在家庭内部 |
整体含义:
“兄弟阋于墙”字面意思是“兄弟在墙内争吵”,引申为“家庭内部发生争执、矛盾”。
二、出处与背景
该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常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这句话的意思是:兄弟虽然在家中争斗,但对外却能共同抵御外敌。这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亲情和团结的重视。
后来,“兄弟阋于墙”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常用来强调即使亲人之间也有矛盾,但应以大局为重,避免内耗。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使用示例 |
| 家庭矛盾 | “他们兄弟俩为了财产闹得不可开交,真是兄弟阋于墙。” |
| 工作团队 | “公司内部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任,简直是兄弟阋于墙。” |
| 社会现象 | “国家虽有分歧,但面对外敌时仍能团结一致,这才是真正的兄弟阋于墙。” |
四、延伸理解
- 积极意义: 表达了家庭或团体内部虽有摩擦,但最终仍能团结一致。
- 消极意义: 有时也暗示内部不和谐,影响整体发展。
- 文化内涵: 强调“家和万事兴”的传统价值观,提醒人们重视亲情与合作。
五、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名称 | 兄弟阋于墙 |
| 出处 | 《诗经·小雅·常棣》 |
| 基本含义 | 家庭内部争斗 |
| 现代用法 | 描述亲人或团体间的矛盾 |
| 文化意义 | 强调团结与和谐的重要性 |
结语:
“兄弟阋于墙”不仅是对家庭矛盾的形象描写,更是一种文化象征。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亲近的关系中,也需要理解和包容,才能真正实现“和而不同”的理想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