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意思是什么】“犹抱琵琶半遮面”是一句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原句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句诗描绘的是琵琶女在众人多次邀请下才缓缓出场,抱着琵琶,用半边脸遮掩着,显得羞涩、含蓄。后人常用这句话来形容一种含蓄、羞怯或欲言又止的状态。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含义 | 用法 |
| 犹 | 还、尚且 | 表示动作尚未完成或状态仍在持续 |
| 抱 | 拥抱、拿着 | 这里指抱着琵琶 |
| 琵琶 | 古代乐器 | 代表音乐、情感的象征 |
| 半遮面 | 一半遮住脸 | 形容害羞、含蓄或不愿完全显露 |
二、出处与背景
- 出处:唐代·白居易《琵琶行》
- 背景:这首诗讲述了一位琵琶女从盛年到晚景的遭遇,以及诗人对她的同情和共鸣。
- 原意:琵琶女在众人的催促下才勉强现身,抱着琵琶,只露出半边脸,表现出她内心的羞涩与不安。
三、引申意义
| 原意 | 引申意义 |
| 琵琶女羞涩出场 | 形容人含蓄、矜持、不轻易表露内心 |
| 用琵琶遮面 | 象征隐藏真实情感或不愿被看透 |
| “犹抱”表示犹豫 | 表达一种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的心理状态 |
四、现代应用
| 场景 | 应用举例 |
| 文学作品 | 描写人物心理时使用,如“她站在门口,犹抱琵琶半遮面,不愿让人看清面容” |
| 日常生活 | 形容某人说话含蓄、不直接表达想法 |
| 情感表达 | 表达爱慕之情时,可用此句形容害羞或试探心理 |
五、总结
“犹抱琵琶半遮面”原本是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的羞涩姿态,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情感表达上含蓄、内敛、欲言又止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古典诗词中的细腻情感,也广泛应用于现代语言中,成为表达心理微妙变化的一种方式。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基于对古诗的理解与现代语境的结合,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结构,力求自然流畅,贴近真实写作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