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之琳断章原文欣赏及赏析】一、原文欣赏
《断章》是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短诗,全诗仅有四句,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被誉为“新诗中的经典之作”。
原文如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与赏析
这首诗以极简的语言描绘了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表面上看似写景,实则蕴含哲理,表达了“相对性”和“互为镜像”的人生感悟。
以下是对该诗的结构与意象的简要分析: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作者 | 卞之琳(1910–2000),中国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新诗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
| 创作时间 | 1935年 |
| 体裁 | 现代诗,四行短诗 |
| 主题思想 | 表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映照关系,体现“相对性”与“视角转换”的哲学思考。 |
| 主要意象 | 桥、风景、楼、明月、窗子、梦等,构成一幅流动的画面。 |
| 语言风格 | 简洁凝练,富有画面感与哲理性,极具象征意味。 |
| 艺术特色 | 通过空间与视角的转换,营造出一种诗意的循环与互文关系。 |
三、赏析要点
1. 视角的转换:
诗中“你”与“看风景的人”形成一种互动关系,暗示人们在观察他人时,自己也可能成为他人眼中的风景。这种视角的转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
2. “装饰”的隐喻: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这里的“装饰”不仅是物理上的美化,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影响与作用,体现出个体对他人世界的影响。
3. 哲理性的表达:
全诗虽短,但蕴含深刻的哲理。它让人思考:我们是否也在无意中成为别人生命中的“风景”?每个人都在他人的生活中扮演着某种角色。
四、结语
《断章》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不可忽视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卞之琳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这首诗虽短,却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值得反复品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