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心性肥大名词解释】向心性肥大是心脏在长期压力负荷增加的情况下,心肌细胞发生的一种适应性改变。这种肥大主要表现为心室壁的增厚,尤其是左心室的室间隔和后壁,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从而维持正常的泵血功能。向心性肥大常见于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疾病中。
一、
向心性肥大是一种心脏对长期压力负荷增加的适应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左心室。其特点是心肌细胞体积增大,心室壁变厚,但心室腔大小基本不变或略有缩小。这种变化有助于提高心脏的收缩效率,但在长期发展下可能导致心脏功能下降,甚至引发心力衰竭。
与离心性肥大不同,向心性肥大更多地反映的是压力超负荷状态下的心肌重塑过程。通过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心室壁的增厚和心室腔的变化。
二、表格对比:向心性肥大 vs 离心性肥大
| 特征 | 向心性肥大 | 离心性肥大 |
| 主要病因 | 长期压力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 | 长期容量负荷增加(如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
| 心室变化 | 心室壁增厚,心室腔大小基本不变或缩小 | 心室腔扩大,心室壁相对变薄 |
| 心肌细胞变化 | 心肌细胞肥大,排列紧密 | 心肌细胞拉长,排列紊乱 |
| 常见部位 | 左心室室间隔及后壁 | 左心室整体扩张 |
| 功能影响 | 初期可增强收缩力,后期可能引起舒张功能障碍 | 心脏扩张导致收缩力减弱 |
| 影像表现 | 超声心动图显示室壁增厚 |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腔扩大 |
三、结语
向心性肥大是心脏应对慢性压力负荷的一种代偿机制,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等问题。因此,对于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功能评估,及时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