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是】在近代中国历史中,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一批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国家落后的根源,并试图通过学习西方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成为当时重要的救国主张之一。
一、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最早由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他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以增强国力,抵御外侮。这一思想打破了传统“华夷之辨”的观念,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自大中觉醒,转向向西方学习。
尽管这一主张主要集中在技术层面,未能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问题,但它为后来的洋务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主张名称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 提出者 | 魏源 | 
| 出处 | 《海国图志》 | 
| 提出时间 | 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 | 
| 核心内容 | 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尤其是军事技术,以抵御外来侵略 | 
| 思想背景 |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面临严重民族危机 | 
| 影响 | 为洋务运动提供思想基础,推动中国近代化起步 | 
| 局限性 | 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未涉及政治制度变革 | 
三、结语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重要思想之一。虽然其局限性明显,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它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开了一扇门。魏源的思想不仅反映了时代的需求,也为中国后来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