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实这个词语的意思】“名副其实”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即不仅有好的名声,而且确实具备相应的才能、能力或品质。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与“实”的一致,是对其真实性的肯定。
一、词语解析
| 词语 | 名副其实 |
| 拼音 | míng fù qí shí |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名不副实,其害甚大。” |
| 含义 | 声名与实际相符合,真正具有所称的资格或能力。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事物、称号等,表示其名实相符。 |
| 近义词 | 名不虚传、货真价实、实至名归 |
| 反义词 | 名不副实、徒有虚名、名过其实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人物评价
- “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专家,对行业有深入研究。”
- “这位老师教学经验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
2. 产品评价
- “这款手机性价比高,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好产品。”
- “这家餐厅的菜品味道好,服务也到位,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天堂。”
3. 荣誉称号
- “她获得‘优秀员工’称号,是名副其实的。”
- “这个奖项由他获得,可谓名副其实。”
三、常见误区
- 误用“名副其实”表示“有名无实”:这是常见的错误,实际上“名副其实”是正面褒义词,不能用于贬义语境。
- 混淆“名副其实”与“名不副实”:前者表示名实相符,后者则相反,两者意义相反,需注意区分。
四、总结
“名副其实”是一个表达肯定和认可的成语,常用于强调一个人或事物的真实能力和价值与其声誉相符。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准确性和说服力。掌握其含义及使用方法,有助于提升表达的清晰度与专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