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不度玉门关全诗】“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表达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虽然这句诗常被单独引用,但整首诗的内容更为丰富,值得深入理解。
一、诗歌原文
> 《凉州词》
> 王之涣
> 黄河远上白云间,
> 一片孤城万仞山。
>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二、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河、高山、孤城等意象,展现了边塞地区荒凉、辽阔的自然景观。后两句则借“羌笛”与“杨柳”的意象,表达出戍边将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不仅点明了地理环境的恶劣,也隐含着对战争与离别的无奈。
三、关键信息对比表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凉州词》 |
作者 | 王之涣(唐代) |
诗句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出处 | 《凉州词》第二首 |
主题 | 边塞风光、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
意象 | 黄河、白云、孤城、万仞山、羌笛、杨柳 |
情感基调 | 苍凉、孤独、思乡、无奈 |
地理背景 | 西北边塞地区,玉门关为重要军事要塞 |
四、延伸理解
“春风不度玉门关”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天气现象,而是象征性地表达了边塞之地与中原地区的文化、气候、生活条件的巨大差异。玉门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是通往西域的门户,也是戍边将士驻守的地方。这里的“春风”可以理解为温暖、希望、生机,而“不度”则意味着这些美好事物无法到达边疆,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悲凉氛围。
五、结语
“春风不度玉门关”虽简短,却蕴含深意,是王之涣笔下极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它不仅展现了唐代边塞诗的独特风格,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边疆生活的深刻体验。通过了解整首《凉州词》,我们能更全面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思想,从而更好地体会中华古典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