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解释是什么】“壮志未酬”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胸怀大志、抱负远大,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愿望。这个成语多用于对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现实生活中有理想却未能完成目标的人的评价。
一、含义总结
“壮志未酬”的字面意思是“远大的志向没有实现”。它强调的是一个人虽然有着强烈的抱负和理想,但由于种种原因(如时运不济、能力不足、环境限制等),最终未能达成目标。这个成语往往带有一种惋惜、遗憾的情绪。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后人常用“壮志未酬”来形容诸葛亮一生未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尤其在文学、历史、评论文章中较为常见。 |
情感色彩 | 带有惋惜、感慨、悲壮的意味。 |
三、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历史人物评价 | 如“岳飞壮志未酬,令人唏嘘。” |
文学作品分析 | 如“《红楼梦》中贾宝玉虽有远大理想,却终未实现。” |
现实生活描述 | 如“他一生致力于环保事业,可惜壮志未酬。”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志未竟、心有余而力不足、功亏一篑 |
反义词 | 功成名就、如愿以偿、马到成功 |
五、总结
“壮志未酬”不仅是对一个人理想的肯定,也表达了对其未能实现梦想的惋惜。它提醒我们,理想与现实之间可能存在巨大差距,但正是这种差距,使得“壮志未酬”成为一种富有情感与哲理的表达方式。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结合了成语的基本含义、使用场景及情感色彩,旨在提供清晰、易懂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