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宝藏问答 >

明镜高悬的典故

2025-09-11 23:52:33

问题描述:

明镜高悬的典故,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1 23:52:33

明镜高悬的典故】“明镜高悬”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公正无私、执法严明的官员或司法制度。这个成语不仅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还蕴含着古代社会对正义与公平的追求。

一、典故来源总结

“明镜高悬”最早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和文学作品,最初指的是“照妖镜”,是一种能够照出妖魔鬼怪的神物。后来,这一说法被引申为象征清官断案如神,能明察秋毫、不偏不倚。

在唐代以后,“明镜高悬”逐渐成为对清官的赞誉之词,尤其常见于戏剧、小说中,用来形容法官或官员办案公正、明察秋毫。

二、相关典故与出处

典故名称 出处 内容简述
照妖镜 《太平广记》 传说中的一种神镜,可照出妖魔真身,后引申为明察真相的象征。
包公断案 《包公案》 包拯以公正无私著称,民间传说中他办案如神,有“明镜高悬”之称。
《西游记》 吴承恩 唐僧取经途中遇到“照妖镜”,用于识别妖怪,后演变为“明镜高悬”的文化意象。
古代衙门 多部历史文献 官府门前常挂“明镜高悬”匾额,象征公正执法、为民做主。

三、成语含义与用法

“明镜高悬”字面意思是“明亮的镜子高高悬挂”,比喻官员或司法机构公正无私、明察秋毫,能够准确判断是非曲直,维护社会正义。

在现代语境中,这一成语多用于赞美清廉公正的官员或司法系统,也可用于形容一种公开透明、公正无私的制度环境。

四、文化意义

“明镜高悬”不仅是对清官的颂扬,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公正”与“仁政”的高度重视。它承载了人们对理想社会秩序的向往,是中华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结语

“明镜高悬”作为中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典故,既体现了古人对正义的追求,也展现了传统司法文化的深厚底蕴。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重视公平、公正与法治精神。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