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红梅》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派风格著称,深受后人喜爱。《红梅》一诗便是苏轼的一首经典之作,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原诗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释
- 怕愁贪睡:形容梅花因怕寒冷而迟迟开放。
- 冰容:指梅花洁白如冰的花容。
- 故作:故意装作。
- 酒晕:指梅花上的红色仿佛是饮酒后的红晕。
- 诗老:指古代诗人,这里暗指苏轼自己。
翻译
害怕寒冷而贪恋温暖的春天,独自开放得比其他花晚。我担心自己的冰清玉洁之姿不合时宜。于是故意染上了桃杏般的浅红颜色,但仍保留着孤高瘦削、傲霜斗雪的姿态。我的心志并未随春天的繁华而改变,那淡淡的红晕像是酒醉后泛起的娇羞。那些不懂梅花品格的人啊,只关注它的绿叶和青枝,却不知梅花真正的风骨所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独特的性格和气质。首联点明梅花因惧怕寒冷而迟开,同时也暗示了它不愿随波逐流的性格。颔联进一步刻画了梅花既有着柔美的外表,又保持着坚韧的内在品质。颈联则从视觉和感官角度深化了梅花的形象,赋予其生命的活力和情感。尾联则是诗人对世人只重外在、不解梅花精神的感慨,也体现了苏轼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坚守。
苏轼以梅花自喻,不仅赞美了梅花的美丽与坚强,更寄托了自己不畏艰难、坚持自我价值的人生信念。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堪称咏梅诗中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