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是近代革命先驱秋瑾所作的一首词,语言激昂,情感深沉,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复兴的渴望。这首词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经典篇目。
一、原文
满江红·小住京华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二、阅读理解题
1.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一句中的“小住”与“早又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与作者的情感有何联系?
3. “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了哪位历史人物的故事?其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
4.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风貌?
5.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这两句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理状态?
6. 结合全文,分析《满江红》的主题思想。
三、参考答案
1. “小住”表示作者在京华停留时间不长,“早又是”则表现出时间飞逝,暗示作者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2. 这句描绘的是秋天庭院中菊花盛开、景色清朗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忧郁,也为后文抒发爱国情怀做铺垫。
3. “四面歌残终破楚”化用了项羽兵败垓下的典故。此处借古喻今,暗示作者虽身处逆境,但仍怀有不屈的精神与坚定的信念。
4. 这句话表现出作者虽身为女子,但内心充满豪情壮志,不甘于被世俗束缚,展现出强烈的自尊与反抗精神。
5. 这两句表现出作者在现实中无人理解、志向难伸的孤独与痛苦,同时也透露出她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与不屈。
6. 《满江红》以女性视角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全词情感激越,气势磅礴,体现了秋瑾作为革命志士的爱国情怀与英勇精神。
四、拓展思考
秋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女革命家,她的作品往往充满激情与理想主义色彩。《满江红》不仅是她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那个时代女性觉醒与抗争的象征。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秋瑾的革命精神和她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关怀。
结语:
《满江红》以其铿锵有力的语言和深沉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成为中华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理解,我们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热血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