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情感真挚。《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他在旅途中所作的一首抒情诗,表达了对一位老妇人淳朴善良的感激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民间生活的关注和同情。
原文: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
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明烛锦袍宽。
恩私未报德,徒此怀忧端。
白话翻译:
我住在五松山下,寂寞无趣,心中没有欢乐。
农家秋季劳作辛苦,邻家女子夜里还在捣米,寒冷难耐。
她跪着给我送上用雕胡米做的饭,点燃明亮的蜡烛,让我披上温暖的锦袍。
我对她的恩情尚未报答,只能独自心怀忧虑。
诗歌赏析:
这首诗虽短,却情感深沉,语言朴实,展现了李白在游历中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真实感受。
首句“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点明了诗人此时的处境:身处异乡,孤独寂寞,内心空虚。这种情绪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奠定了基调。
接着,“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两句,描绘出农村秋季的艰辛与寒冷。诗人通过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农民的辛劳与不易,也反映出他对底层人民生活的深切关怀。
“跪进雕胡饭,明烛锦袍宽”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这里描写了荀媪(老妇人)对诗人的热情款待。她不仅亲自为他准备饭菜,还为他点灯、送衣,表现出一种朴素而真诚的善意。李白在这里被感动,也流露出内心的敬意与感激。
最后一句“恩私未报德,徒此怀忧端”,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他虽感念荀媪的恩情,却无力回报,只能独自忧思。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隐含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结语: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虽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它不仅展现了李白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更体现了他对普通劳动人民的尊重与同情。这首诗以其质朴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成为李白诗作中不可忽视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