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遣悲怀三首》中的第二首。这句诗语言朴素却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贫贱生活的无限感慨。
一、诗句解析
“诚知此恨人人有”:意思是“我确实知道这种遗憾人人都会有”。这里的“恨”并非指仇恨,而是指遗憾、惋惜之情。诗人认为,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种种遗憾,尤其是失去亲人、朋友或爱情时,更是难以释怀。
“贫贱夫妻百事哀”:意思是“在贫穷低贱的生活中,夫妻之间即使小事也会带来悲伤”。这句话揭示了诗人与妻子生前生活清苦,虽然感情深厚,但因经济拮据,生活中的琐事也常常成为痛苦的来源。
这两句诗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生的遗憾无处不在,而贫贱之中的夫妻情谊更显珍贵,也更容易因生活的艰辛而增添哀愁。
二、全诗赏析
《遣悲怀三首》是元稹为悼念亡妻韦丛而作的组诗,其中第二首最为人熟知:
《遣悲怀·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酒恼情怀。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这首诗以追忆的方式,回忆了与妻子共同度过的点点滴滴。从“昔日戏言身后意”开始,诗人回忆起曾经开玩笑说“死后如何”,没想到如今真的面对离别,一切竟都成真。
接下来的“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写出了诗人对妻子遗物的珍视,一件衣服、一根针线,都承载着往日的温情与思念,令他不忍触碰,生怕触动内心的伤痛。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酒恼情怀”,则是对妻子性格的赞美。她不仅对家人慈爱,而且善解人意,即便自己情绪不佳,也愿意包容丈夫的烦恼。
最后两句“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与愧疚。他只能整夜不眠,用这种方式来弥补妻子一生未能舒展的眉头,表达出一种无法言说的哀思与悔恨。
三、艺术特色
1. 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最深沉的情感。这种“以情动人”的风格,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2. 细节描写细腻
通过“衣裳”、“针线”等日常物品的描写,展现了夫妻之间的恩爱与离别后的悲痛,增强了诗歌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3. 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
从回忆往事,到睹物思人,再到抒发内心情感,层层深入,情感逐渐加深,令人动容。
四、结语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人性中普遍情感的深刻洞察。它告诉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亲情、爱情往往是最珍贵的财富,而贫贱之中更显真情可贵。
这首诗之所以流传千古,正是因为它的真诚与深情,让无数后人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思念与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