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章显志作文举例】在写作中,有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叫做“卒章显志”。所谓“卒章”,指的是文章的结尾部分;“显志”则是指在结尾处明确表达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情感。这种写法不仅能让文章结构更加完整,还能让读者在阅读结束时对全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
“卒章显志”常用于议论文、记叙文甚至散文中,尤其在考场作文中被广泛运用。它能够帮助作者在结尾处升华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分析“卒章显志”的运用。
例文《那一盏灯》
那是一盏老旧的台灯,静静地放在书桌的一角。小时候,我总是在它的光晕下写作业、看书,直到深夜。那时的我,总觉得这盏灯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存在。
后来,我上了中学,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回家的时间也越来越晚。母亲常常在客厅里等我,她总是轻声问我:“今天累不累?”我总是敷衍地点头,然后匆匆走进房间,关上门,把那盏灯打开,继续埋头苦读。
有一次,我因为考试失利而情绪低落,躲在房间里哭。母亲轻轻推开门,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把一杯热牛奶放在桌上,然后关上了门。那一刻,我突然发现,那盏灯的光比以前更暖了。
如今,我已经离开家,独自在外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那盏灯,想起母亲为我点亮的每一夜。虽然现在我用的是更先进的台灯,但那种温暖的感觉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那一盏灯,不只是照亮书本的工具,更是母亲爱的象征。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光明,不是来自电灯,而是来自亲情与陪伴。
卒章显志分析:
在这篇文章的结尾部分,“那一盏灯,不只是照亮书本的工具,更是母亲爱的象征。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光明,不是来自电灯,而是来自亲情与陪伴。”这句话就是典型的“卒章显志”。
作者在文章中描绘了一盏普通的台灯,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而在结尾,作者直接点明了主题:真正的光明来自于亲情,而不是物质的光源。这样不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也让读者在阅读结束后有了更深的情感共鸣。
结语:
“卒章显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写作技巧,它能让文章在结尾处达到一个情感或思想的高潮,使整篇文章更具深度和感染力。无论是写人、写事还是抒情,只要在结尾处适当点题,都能让文章更有力量。
因此,在今后的写作中,我们可以多加练习“卒章显志”的手法,让自己的文字更有温度、更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