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用氧气管理制度】为确保医院在使用医用氧气过程中安全、规范、高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医用氧气采购、储存、管理、使用及回收的环节,涵盖临床科室、药房、设备科及相关职能部门。
一、管理职责
1. 医院设立专门的医用气体管理部门,负责氧气供应的统一管理与协调。
2. 临床科室应指定专人负责氧气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3. 药剂科或相关物资管理部门负责氧气的采购、入库、发放及库存管理。
4. 设备科负责氧气管道系统、储气罐、减压阀等设备的安装、检修与维护。
二、氧气采购与验收
1. 医用氧气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确保产品符合国家相关质量标准。
2. 所有氧气瓶或储罐在入库前须进行外观检查、标签核对及压力测试,确保无破损、泄漏现象。
3. 氧气供应商需提供产品合格证、检测报告等相关资料,并由验收人员签字确认。
三、储存与保管
1. 医用氧气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的专用仓库中。
2. 氧气瓶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严禁与其他易燃易爆物品混放。
3. 储存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并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4. 定期检查氧气瓶的密封性、压力表读数及瓶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使用管理
1. 各临床科室在使用氧气前,需提前向管理部门申请,确保氧气供应充足。
2. 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误操作或超压使用。
3. 氧气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阀门,防止泄漏。
4. 对于特殊患者(如新生儿、危重病人),应安排专人负责氧气输送与监护。
五、设备维护与安全检查
1. 氧气设备(包括减压阀、流量计、管道等)应定期进行检查与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重点检查管道连接、阀门密封、报警装置等关键部位。
3. 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六、应急预案
1. 制定医用氧气供应中断或设备故障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流程。
2.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3. 配备备用氧气源或应急供氧设备,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保障患者用氧需求。
七、培训与考核
1. 医院应定期组织氧气管理相关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2. 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氧气使用与安全管理的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3. 建立考核机制,将氧气管理纳入科室绩效考核体系,强化责任落实。
八、监督与改进
1. 医院管理层应定期对氧气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鼓励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持续优化氧气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
3. 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或追究相应责任,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医务部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共同保障医院医用氧气的安全、规范和高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