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前一句诗】“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全诗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其中,“不教胡马度阴山”是整首诗的结尾句,表达了对边疆安定、抵御外敌的坚定信念。
一、诗句的背景与含义
“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马”指的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战马,象征着侵略者;“阴山”则是古代重要的边防要地,位于今天的内蒙古一带。整句的意思是:只要有一位像李广那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就不会让敌人的骑兵越过阴山,侵扰中原。
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防的关切,也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之情。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百姓渴望和平,而将领的英勇则成为国家安定的重要保障。
二、前一句诗的意义
“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前一句是“但使龙城飞将在”。
“龙城飞将”指的是汉代名将李广,他因勇猛善战、屡建奇功而被称为“飞将军”。王昌龄借用这个典故,表达了一种理想化的边防设想:只要有像李广这样的良将驻守边关,就能有效抵御外敌,保卫国家安宁。
这一句诗与后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呼应,前一句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后一句则是对现实的期望与展望。
三、全诗赏析
《出塞》是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属于边塞诗的典范。诗中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 “秦时明月汉时关”: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边防自古以来的重要性。
- “万里长征人未还”:表现了征战的艰苦和士兵的思乡之情。
- “但使龙城飞将在”:寄托了对英雄人物的希望。
- “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表达了坚定的国防意志。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历来被广泛传诵。
四、结语
“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前一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颂扬,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外敌时,唯有依靠坚强的意志和英勇的将士,才能守护家园、保家卫国。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种精神都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