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大班音乐小篱笆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大班音乐小篱笆教案,求路过的大神指点,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8 15:45:34

大班音乐小篱笆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篱笆》音乐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欣赏和学唱歌曲《小篱笆》,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节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体会歌曲中表达的自然之美与和谐氛围。

3.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尝试用身体动作或简单的乐器为歌曲伴奏,提升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熟悉歌曲《小篱笆》的旋律和歌词。

2. 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展示“篱笆”、“田野”、“小路”等自然景象。

3. 准备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等)供幼儿使用。

4. 设计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律动,便于幼儿跟随。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你们见过篱笆吗?它是什么样子的?在什么地方?”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篱笆”的认识,引出歌曲主题。

2. 欣赏歌曲(8分钟)

播放歌曲《小篱笆》,让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和节奏。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引导幼儿说出对音乐的第一印象,如轻快、优美、宁静等。

3. 学习歌词(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逐句学习歌词,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可以采用跟读、分组朗诵等方式,增强幼儿的记忆和理解。

鼓励幼儿用动作模仿歌词中的情景,如“走小路”、“看风景”等。

4. 学唱歌曲(12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

可采用分段教学法,先教旋律,再加入歌词。

鼓励幼儿大胆跟唱,教师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5. 创编动作(8分钟)

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简单的动作,如“绕篱笆”、“跳过小沟”等。

组织幼儿进行集体表演,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6. 合作演奏(7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使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师指导幼儿按照节奏进行演奏,体验音乐合作的乐趣。

7. 总结与延伸(2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表扬幼儿的表现。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这首歌曲,并尝试用其他方式表达对自然的喜爱。

五、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篱笆”。

2.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幼儿观察真实的“篱笆”和自然景色,进一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六、活动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表现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融入情境创设和情感体验,使音乐活动更加生动有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