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家训》原文、翻译及注释》】《钱氏家训》是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钱鏐所制定的家规,流传至今,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家训之一。这部家训不仅体现了钱氏家族的治家理念,也蕴含了深厚的儒家思想与人生智慧,对后世影响深远。
一、原文节选
《钱氏家训》内容丰富,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多个方面,语言简练,寓意深刻。以下是部分原文
> 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 二、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
> 三、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 四、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 五、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 六、夫妇不和,家道不兴;
> 七、子侄不教,必贻后悔;
> 八、读书不精,不如不读;
> 九、为官不廉,不如为民;
> 十、作事不诚,不如不作。
二、白话翻译
1.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
心地要正直,不能做违背天理的事情。
2. 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
说话和做事都要符合道德标准,不能让古人感到羞愧。
3.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如果内心不善良,即使风水再好也无济于事。
4.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不孝顺父母,即使祭祀神灵也是没有意义的。
5.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兄弟之间不和睦,即使交朋友也难以得到真正的帮助。
6. 夫妇不和,家道不兴
夫妻关系不好,家庭就难以兴旺发达。
7. 子侄不教,必贻后悔
不教育子孙后代,将来一定会后悔莫及。
8. 读书不精,不如不读
学习不认真,还不如不学。
9. 为官不廉,不如为民
做官不清廉,不如做一个普通百姓。
10. 作事不诚,不如不作
做事情不诚实,不如干脆不做。
三、注释与解读
- “心术”:指人的内心和想法,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 “存心不善”:不仅是行为上的错误,更是内心的偏邪,影响深远。
- “奉神无益”:强调孝道是宗教信仰的基础,缺乏孝心,任何仪式都无意义。
- “家道不兴”:家庭和谐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夫妻关系直接影响家庭命运。
- “读书不精”:学习应以求真务实为目标,而非虚张声势。
- “为官不廉”:廉洁是为官之本,否则将失去民心。
- “作事不诚”:诚信是立身处世的根本,缺乏诚信者难成大事。
四、现实意义
《钱氏家训》虽诞生于古代,但其核心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倡导的孝道、诚信、勤奋、廉洁等价值观,正是现代社会所亟需的道德基础。无论是家庭教育、个人修养,还是国家治理,都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
五、结语
《钱氏家训》不仅是一部家族训诫,更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用最朴素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道理,提醒我们做人做事要以德为先,以诚为本。在当今社会,重读《钱氏家训》,不仅能提升个人修养,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