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中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5例疗效观察(精品论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中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5例疗效观察(精品论文),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9 12:08:58

中西药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5例疗效观察(精品论文)】本文对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8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在改善血小板计数、减少出血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疗效。结果显示,中西药联合应用在提升血小板水平和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西药结合;临床疗效;血小板计数

一、引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ITP)是一种以血小板减少和皮肤黏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现代医学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但部分患者疗效不佳或存在副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ITP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尤其在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机体状态方面表现出独特优势。本文通过分析85例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二、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ITP患者共85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43例,年龄范围18~65岁,平均年龄(37.6±9.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关于ITP的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2. 治疗方案

对照组(42例)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等;观察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施治,根据患者体质及症状分为气虚血瘀型、肝肾阴虚型等不同证型,分别选用补气活血、滋阴清热等方剂,疗程为3个月。

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变化、出血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三、结果

1. 血小板计数变化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正常值(<100×10⁹/L)。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小板平均值为(128.5±32.7)×10⁹/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8.2±25.4)×10⁹/L(P<0.05)。

2. 出血症状改善

观察组患者出血症状明显缓解,如瘀斑、鼻衄、牙龈出血等均较对照组减轻,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P<0.05)。

3. 复发率与不良反应

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为11.6%,对照组为28.6%。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未出现明显药物相关副作用,而对照组中有部分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血糖升高等。

四、讨论

本研究显示,中西药结合治疗ITP在提高血小板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及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中医认为ITP多属“血证”范畴,其病机常与脾虚、肝郁、肾虚有关,因此在治疗中注重调和气血、扶正祛邪,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治疗效果。

此外,中药在减少西药依赖、延缓病情进展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尤其适用于长期服药易产生耐受性的患者。然而,由于个体差异较大,中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药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