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黑恶势力犯罪呈现出组织化、隐蔽化、暴力化的新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掌握各地扫黑除恶工作的进展情况,推动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本调研组对部分地区扫黑除恶工作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资料收集,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背景与总体成效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深化线索摸排、依法严厉打击、加强源头治理等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已打掉大量涉黑涉恶团伙,一批长期盘踞在基层的“村霸”、“街霸”等黑恶势力被依法惩处,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
二、主要做法与经验总结
1. 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
各地普遍建立了由政法委牵头、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等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时,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推动扫黑除恶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
2. 拓宽线索来源,精准打击犯罪
通过设立举报平台、发动群众参与、强化重点行业领域排查等方式,广泛收集涉黑涉恶线索。部分地方还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研判,提升了打击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3. 依法严惩重处,强化震慑效应
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的原则,对黑恶势力犯罪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提级办理,确保依法快侦快诉快判。同时,注重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4. 推进源头治理,构建长效机制
针对农村、城中村、集贸市场等易滋生黑恶势力的重点区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 线索发现难度大
由于黑恶势力活动更加隐蔽,部分群众因担心报复而不敢举报,导致线索来源有限,影响了打击力度。
2. 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升
个别地区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缺乏有效监管手段,给黑恶势力提供了生存空间。
3. 跨区域协作仍需加强
部分案件涉及多个地区,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尚不健全,影响了整体打击效果。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增强群众参与意识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扫黑除恶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专项斗争的认识和支持度,鼓励更多人主动提供线索。
2. 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夯实治理基础
加强对村(社区)“两委”班子的培训和监督,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从源头上遏制黑恶势力滋生。
3. 完善协作机制,提升打击效能
建立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平台,推动形成打击合力,实现精准打击、高效处置。
4. 加强法治保障,规范办案程序
进一步完善扫黑除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职责分工,规范办案流程,确保专项斗争依法依规有序推进。
五、结语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