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困生留守儿童建档立卡生一学期的帮扶记录】本学期,我班共有3名学生被认定为学困生、留守儿童及建档立卡家庭学生。针对这些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在教学和日常管理中给予了重点关注与个性化帮扶,力求在学业、心理和生活等方面给予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环境,逐步提升综合能力。
首先,在学业方面,我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学习计划。例如,对于语文基础较弱的学生,我会利用课后时间进行一对一辅导,通过拼音复习、识字练习和朗读训练,逐步提高其阅读和表达能力。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小组活动中带动他们,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其次,在心理关怀方面,由于这些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与引导,容易产生孤独感或自卑心理。为此,我定期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并适时给予鼓励和支持。我还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合作活动等方式,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归属感和安全感。
在生活方面,我与学校后勤部门密切配合,确保这些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例如,关注他们的饮食情况,提醒他们注意个人卫生,及时了解家庭困难并向上级汇报,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同时,我也积极与家长沟通,虽然部分家长因外出务工无法经常参与孩子的教育,但我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保持联系,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针对个别学生纪律意识较弱的问题,我采取了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立“进步之星”“文明小标兵”等荣誉称号,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班级事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几位学生在学业上有了明显进步,课堂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增强,部分学生已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作业。心理状态也有所改善,变得更加开朗自信。当然,帮扶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今后我将继续关注他们的成长,不断调整策略,为他们创造更有利于发展的学习环境。
总之,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学校的资源整合以及家校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和学困生能够逐步走出困境,迎接更加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