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预防溺水安全教案】一、活动名称:
《小小水宝宝,安全记心间》——幼儿园小班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初步了解溺水的危险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学习简单的防溺水知识和基本自救方法。
3. 培养幼儿在遇到危险时能及时求助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 图片或视频资料(如游泳池、河边、水坑等场景)
- 水盆、塑料玩具等模拟道具
- 安全教育儿歌或动画片段
- 教师提前熟悉教学内容与流程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你们知道水是什么吗?水可以用来做什么?”
接着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水域环境,如河边、游泳池、水坑等,并提问:“这些地方看起来很美,但有没有危险呢?”
2. 知识讲解(10分钟)
教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
- 水虽然好玩,但如果一个人去玩水,可能会发生危险。
- 不要独自去河边、水塘、水坑等地方玩,要大人陪同。
- 如果看到别人落水,不能自己跳下去救人,应该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
3. 情景模拟(10分钟)
教师设计一个情景游戏,如“小明在河边玩水,不小心掉进水里了”。
请几位小朋友扮演“小明”和“救援者”,其他幼儿观察并讨论:“小明该怎么办?旁边的小朋友应该怎么做?”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在互动中理解正确的应对方式。
4. 安全儿歌学习(5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学唱一首简短的安全儿歌,帮助记忆防溺水知识:
> “小水边,不靠近,
> 大人陪,才安心。
> 遇到险,大声喊,
> 有人救,最安全。”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远离危险水域,听从大人指挥”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今天学到的知识,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外出安全。
五、活动延伸建议:
- 家长配合,在家中开展“防溺水小课堂”,强化安全意识。
- 在幼儿园内设置“安全小卫士”角,张贴防溺水宣传画,营造安全氛围。
六、活动反思:
本次安全教育活动结合了讲解、游戏和儿歌等多种形式,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今后可结合季节变化,持续开展相关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避免使用AI生成常见结构,确保内容贴近实际教学需求,适合幼儿园小班教师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