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与友人书》原文及翻译】顾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思想家和爱国志士,他的文章多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强调学问应服务于社会。他在《与友人书》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对朋友的劝勉,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
原文:
吾尝谓读书之法,当先识字,次辨音,次通义。若不识字,则无以知言;不辨音,则无以正辞;不通义,则无以达理。故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然今之人,往往止于诵读,而不求甚解,此非古人之学也。
夫学之道,贵在自得。若徒记其文,而不知其意,虽能背诵,亦何益哉?昔者颜子问仁,孔子告之曰:“克己复礼为仁。”颜子曰:“请问其目。”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非但教人以行,亦所以修其心也。
今之学者,多务虚名,鲜能务实。或好高谈阔论,而不究其本;或专事章句,而不通其旨。此皆失其本矣。吾愿与君共勉,务求真知,不为浮言所惑。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的方法,首先要认识文字,其次要辨别语音,然后才能理解意义。如果不认识字,就无法理解语言;不懂得语音,就无法正确表达;不理解意义,就无法明白道理。因此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然而现在的人,往往只停留在诵读上,却不深入理解,这并不是古人的学习方法。
学习的道理,关键在于自己有所体会。如果只是记住文章的内容,却不知道其中的意思,即使能背诵,又有什么用处呢?从前颜回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使言行合乎礼就是仁。”颜回又问:“请问具体怎么做?”孔子说:“不合礼的不看,不合礼的不听,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这不仅是教导人们如何行动,也是为了修养内心。
如今的学者,大多追求虚名,很少注重实际。有的人喜欢高谈阔论,却不探究根本;有的人只专注于文字的解释,却不懂得文章的主旨。这些都是失去了学习的根本。我希望与您一起共勉,追求真正的知识,不被浮夸的言论所迷惑。
结语:
顾炎武的《与友人书》不仅是一篇关于学习方法的文章,更是一种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他呼吁人们回归本质,重视实践与思考,而非流于表面。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