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路难(middot及其一》及赏析)】原文: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作品背景:
《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属于组诗《行路难》中的第一首。该诗创作于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之后,当时他仕途受挫,内心充满苦闷与迷茫。这首诗正是他在人生低谷中发出的感慨,既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也寄托了对未来希望的执着追求。
诗歌赏析:
全诗以“行路难”为题,寓意人生道路的艰难险阻。开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描绘了一幅奢华宴饮的场景,然而诗人却“停杯投箸不能食”,这种反差立即传达出内心的压抑与不安。接着,“拔剑四顾心茫然”,一个“拔剑”动作,象征着诗人试图挣脱困境,但“心茫然”又反映出他的无措与无助。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运用自然意象,形象地表现了人生的阻碍重重。黄河、太行山都是现实中难以跨越的障碍,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
随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借用了姜尚(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示自己虽暂时退隐,但心中仍怀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这里的“垂钓”与“乘舟”既是现实的描写,也是心理的寄托。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一连串的感叹,将诗人的痛苦与困惑推向高潮。面对众多选择,他不知前路何在,情绪达到了顶点。
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则是整首诗的亮点。诗人虽然身处逆境,但并未放弃希望,而是坚信终有一天能够乘风破浪,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两句诗气势恢宏,情感激昂,展现了李白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艺术特色:
1. 情感真挚,起伏跌宕:全诗情感变化强烈,从开始的压抑到中间的迷茫,再到最后的坚定,层层递进,极具感染力。
2. 意象丰富,象征深远:诗中运用了黄河、太行、碧溪、云帆等自然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与哲理性。
3. 语言简练,节奏鲜明:诗句长短结合,音韵铿锵,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感。
结语:
《行路难·其一》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更是一首鼓舞人心、激励后人的经典之作。它体现了李白在困境中依然保持乐观与自信的精神,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文学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