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9课课堂笔记

2025-07-24 14:28:53

问题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9课课堂笔记,求大佬施舍一个解决方案,感激不尽!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4 14:28:53

六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19课课堂笔记】课文名称:《少年闰土》

一、课文简介

《少年闰土》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选自他的短篇小说集《呐喊》。文章通过“我”对童年时一位好朋友——闰土的回忆,展现了农村孩子的聪明、勇敢和纯朴的性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差异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二、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笔为武器,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唤醒民众的思想觉悟。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阿Q正传》等。

三、生字词积累

- 闰土:姓闰的人家的孩子,文中指“我”的童年朋友。

- 瓜田:种瓜的地方。

- 刺猬:一种小动物,身上长满尖刺。

- 祭器:祭祀时使用的器具。

- 潮汛:海水涨落的现象。

- 稀奇:少见、新奇的事物。

- 素不知道:从来没有听说过。

- 如许:如此,这样。

四、段落大意

介绍“我”小时候认识了一个叫闰土的朋友,两人一起玩耍,感情很好。

详细描述了闰土的外貌和性格,表现出他的机灵、勇敢和朴实。

第三段:讲述了闰土告诉“我”关于看瓜、捉猹、雪地捕鸟等有趣的事情,展示了他丰富的农村生活经验。

第四段:表达了“我”对闰土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五、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回忆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童年伙伴闰土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当时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之间的生活差异,同时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不平等。

六、写作特点

1. 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具体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闰土的形象和故事的真实性。

2. 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惜。

3. 对比手法:通过“我”与闰土的不同生活背景,突出社会的不公和阶级的差异。

七、重点句子分析

1. “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似的。”

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海边的美丽景色,也表现了孩子们在大自然中的快乐生活。

2. “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

表现出闰土性格的内向与真诚,同时也说明了“我”与他的亲密关系。

3.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刺猬’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体现了“我”对农村生活的陌生,也暗示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

八、拓展思考

1. 你有没有像闰土一样的朋友?你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或不同点?

2. 如果你是“我”,面对闰土所讲的那些新鲜事,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3. 你认为鲁迅为什么要写这篇回忆性的文章?他想表达什么?

九、课后练习建议

1. 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

2. 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朋友的小作文。

3. 查阅鲁迅的其他作品,了解他的思想和风格。

结语:

《少年闰土》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与人性的美好。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能提高语文素养,更能体会到友情的珍贵和对美好童年的怀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