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问答(五)】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法律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为了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本期我们将围绕该法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答,助力大家依法维权、规范发展。
问:什么是农民专业合作社?
答: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由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户或者农业生产经营者自愿联合组成的,以服务成员为宗旨,按照章程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经济组织。它不同于一般的公司制企业,具有民主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特点。
问: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哪些条件?
答: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有5名以上的成员;
2. 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章程;
3. 有明确的业务范围;
4. 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5. 有必要的财产和资金。
此外,合作社的成员应当以农民为主,非农民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百分之十五。
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享有以下权利:
- 参与合作社的经营管理;
- 查阅合作社的财务资料;
- 获得合作社提供的服务;
- 享受合作社的盈余分配;
- 提议召开成员大会等。
同时,成员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
- 遵守合作社章程;
- 按时缴纳入社费用;
- 积极参与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活动;
- 维护合作社的利益和声誉。
问: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何进行盈余分配?
答:根据法律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盈余应当首先用于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然后按照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给成员。剩余部分可以按出资比例进行分配,也可以用于发展合作社事业。
问:如果合作社成员之间发生纠纷,该如何解决?
答:合作社成员之间的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建议优先通过内部调解机制解决,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向当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管理部门申请调解,或依法提起诉讼。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只有深入了解并正确运用这部法律,才能真正发挥合作社的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能够积极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依法办社、依法兴社,共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