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作文阅卷手记之(mdash及及mdash及重庆卷)】2013年的高考作文,依旧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作为重庆卷的阅卷老师之一,我有幸参与了整个评阅过程,见证了考生们在考场上挥洒的文字与思想。这不仅是一场语言能力的较量,更是一次心灵与思维的碰撞。
重庆卷的作文题,当年是围绕“才”与“德”的关系展开,题目较为开放,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正是这种开放性,也让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有的同学写得过于泛泛而谈,缺乏具体事例;也有的同学陷入套话、空话的泥潭,难以打动阅卷老师。
在评阅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比如,有些考生虽然文笔优美,但内容空洞,显得“有其形而无其神”;也有部分学生能够紧扣主题,结合自身经历或历史人物,写出有深度的文章,这类文章往往能获得较高的分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涌现出不少“黑马”,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结构,敢于尝试议论文与散文的融合,甚至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观点。虽然形式新颖,但若没有扎实的内容支撑,仍难以赢得高分。这也提醒我们,写作不仅仅是技巧的问题,更是思想深度和情感表达的体现。
此外,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语法错误也令人担忧。有些考生因粗心大意,导致整篇文章被扣分,实在可惜。这说明,良好的语文基础仍是写作的前提。
回顾这一年,我深刻体会到,高考作文不仅是对语言能力的考查,更是对学生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检验。那些能在有限篇幅内清晰表达观点、逻辑严谨、情感真挚的文章,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最后,我想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说:不要害怕写作,也不要迷信模板。写出你的真实感受,表达你的独立思考,这才是作文的真正意义所在。